据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载,嬴政少年时吃了不少苦头,所以登位后发愤图强,表现出强烈的求治愿望。他把内政委任给尚父吕不韦,使其广招天下异能之士;把军事委任给良将蒙骜,使其加强训练,准备功取中原。嬴政治国初期,有三件事可以说明他还是比较重视德治的:
一是发现自己那位守寡的年轻母亲与假太监头子嫪 通奸,便毫不客气地杀死嫪 ,罢了实际是生身父亲吕不韦的官,把母亲打入冷宫。不久又接受属下劝告,迎回母亲,以示孝道。
二是及时收回逐客令。因嫪 一事波及,嬴政下令全部赶走来自其他诸侯国的人才。当时官居舍人(谋士)的李斯写了一份《谏逐客疏》给秦王,嬴政马上收回逐客令,仍然信用这些奇能异士,还加了李斯、尉缭子(著名军事家)等人的官。
三是纠正错案。由于嫪 一案打击面过大,吕不韦与嫪 的下属都被流放到蜀地,嬴政感到这样做不利于收取人心,便下令赦免了他们的罪,重新召回。
经过二十来年兢兢业业的励精图治,秦国人心齐一,社会稳定,生产力空前发达,外交活跃,军事实力大增,从而先后消灭了韩、魏、楚、齐、燕、赵等诸侯大国,然后统一了中原。于是, 嬴政自称“始皇”, 说:“后世以计数,二世、三世……至于万世,传之无穷。”
嬴政登上帝位后,并没有因为战争结束而改变其霸道的治国策略,相反连原先的一点德治策略也抛弃了。他把政权建立在一味暴力镇压之上,试看其施政措施:
──颁布严刑酷法。如公开批评朝政的,合族杀头;在路上交头接耳的,处以死刑;顺着风的方向倒草木灰的,杀无赦;凡在与秦交战中成了秦军俘虏的,世世为奴;改称百姓为“黔首”;实行连坐法:一家有罪,九家同罚。
──收缴全国兵器,聚之咸阳,铸以为金人12座,置于皇宫之中,只许民间农具用金属。
──迁徙全国富豪于咸阳,凡12万户。
──搜括诸侯财富、钟鼓、美女于咸阳。
──征调数十万民夫到咸阳,营造大型宫殿阿房宫。
──废除周朝诸侯分封制度,分全国为36郡,每郡设守、尉、监,驻以重兵,以为镇压百姓之用。
──没收除医、农、林之外所有书籍,下令焚烧,违者发配造长城。
──逮捕诵读《诗》、《书》之类儒家经典的著名儒生460多人,囚于咸阳,统统加以活埋。
──加重赋税,以至米价腾飞,一石1600钱,比战时高数十百倍。
──派遣蒙恬发兵30万众监督修筑长城,征调数百万民夫赴役,以至农田大半荒芜。
──搜捕逃犯、上门女婿与商贩,组成军队,侵犯西南少数民族,以其地为桂林郡、象郡、南海郡,以便流放全国罪人。
──征调70多万民夫为自己修造坟墓。
对于嬴政的暴政,尤其是焚书坑儒的暴行,太子扶苏劝谏说:“全国刚刚平定,远方人民尚未归心,儒生诵读孔子传下来的经典,而你一概用重法对待他们,我担心国家会混乱,请你仔细留意这个问题。”秦始皇听了大为光火,便以充当蒙恬的监军为名,把扶苏打发得远远的。
而谀臣赵高(据说是赵国灭亡之前派到秦国的间谍)则千方百计怂恿嬴政四方游幸、派人寻仙求药,反而得到秦始皇宠信。
到了第26年,嬴政终于死在游幸途中。中车符令赵高私改诏书,扶嬴政最小儿子胡亥登上帝位,是为秦二世。胡亥一依旧政,只是更加残暴,不仅杀了一大批不服从自己的大臣,还把17位兄长全部杀光。于是,“宗室振恐,群臣谏者以为诽谤,大吏持禄取容,黔首振恐”。
当年七月,戍卒陈胜、吴广起义,号曰“张楚”。结果,星火燎原,全国皆反。由于长期压制言论自由,上下形成只讲好话、假话、大话的习惯,谁也不敢把真情报告给皇帝。胡亥偶然听到一点风声,问大臣,大臣说:“一群小强盗而已,很快会消灭,不值得忧虑。”二世很高兴。其实,此时赵地、魏地、齐地、楚地已非秦有,继陈胜、吴广之后又有项羽、刘邦、魏咎、田儋等数十万义军风起云涌,几乎占领了秦的半壁江山。
看到形势如此危急,左丞相去疾、右丞相李斯、将军冯劫进谏说:赶快减轻赋税,停止阿房宫工程,减少四边戍卒与运输。而秦二世却说:“凡是贵为帝王者,应当恣意享受,只要国君地位重,法律严明,下头自然不敢为非作歹”。于是罢免了三位大臣,去疾、冯劫自杀,李斯被戮而死。
第三年,赵高发动宫廷政变,杀了秦二世,把胡亥兄长的儿子子婴扶上帝位。这个子婴好生了得,一上台便看穿赵高阴谋,利用祭庙机会,诱杀了赵高。可是,此时秦帝国大势已去,纵然子婴再聪明能干也挽救不了败局。所以只当了46天皇帝,刘邦率领十万大军便攻进函谷关,子婴只好“系颈以组,白马素车,奉天子玺符,降轵道旁”。好在刘邦宽厚仁慈,留他一条狗命。不久,楚霸王项羽攻进咸阳,就毫不留情地给他卡嚓一刀,一把火烧了阿房宫。从此,宣布秦帝国王朝彻底灭亡。
西汉政论家贾谊在《过秦论》一文中这样评论秦王朝的灭亡原因:“仁义不施,而攻守之势异也”。所谓“仁义不施”,就是指秦始皇抛弃了以德治国的优良传统,只重法治。当然这里的“法治”与当今法治是完全两回事,说白了就是封建主义暴政。所以今人大可不必为秦始皇辩护。所谓“攻守之势异也”,是说维护政权与夺取政权是不一样的,在封建主义社会要夺取政权非用武力不可,即使是商汤、周武那样的“明君”也不例外。但是一旦夺取了政权,就不能老用武力镇压,尤其是对待自己的人民,包括已投降的敌人,绝对不能采用暴力,而只能施行仁政,为他们多办实事,多办好事,引导他们致富,教导他们心向正义,只有这样,政权才能巩固。
唐代军事理论家、文学家杜牧在《阿房宫赋》一文中也论及秦王朝灭亡的原因,说:“族秦者,秦也,非天下也。”就是说,秦王朝的强大政权是自己毁灭的,不是别人打垮的。这也符合史实。要是嬴政统一天下之后,及时推行德治,废除战时的苛法,减轻赋税徭役,救济穷困,让百姓过上太平日子,那就不会激起民愤。正如荀子所说:“政者舟也,民者水也,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。”人民是真正的上帝,绝对不可以得罪的,得罪了人民,等于毁了自己。秦王朝覆灭的教训,对于后代任何一个执政阶级来说都是一面镜子。 二、汉帝国的政权为什么会维持426年?
8/17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|